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2604|回复: 2

福清莲峰林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里予 于 2012-4-14 10:49 编辑

福清莲峰林氏

---林状元的家族和福清


lms

   清道光状元林鸿年,又名林鸿连,字勿村,原为福清东潘人(今江厝村),祖籍莲峰村,后入籍侯官县。
   对于林鸿年,《福清县志》没有记载,莲峰林氏族谱也没有记载。根据惯例,莲峰族谱可以不记载,因为迁居外地的衍派,另立门户,另建宗祠,另排行第的,可以不记载;但也可以记载,因为族人贵为状元郎,可以光宗耀祖,激励后人,理当在族谱上大书特书。
   现存的《福清县志》修于清乾隆十二年,即1747年。89年后的清道光十六年,即1836年,林鸿年才中状元,当然没有记载。
     1966年文革时,莲峰族谱“被收藏”于福清档案馆。据该谱记载,第三次、第四次大修距离338年。在这两次大修之间,林鸿年中状元。
    第三次大修于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即1604年,由林万安主持,232年后,林鸿年才中状元。
   整个清朝长达267年,除了各房小修外,全族没有统一的大修谱,也无法记载林鸿年。
   第四次大修于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也就是林鸿年中状元后的106年,由林祥津主持,林玉璋撰修。这时,已经改朝换代,封建的一切都成了批判对象,科举制度首当其冲。昔日状元是“香馍馍”,现在成了“臭狗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谁还会节外生枝,再提状元呢?况且,前辈没有保存文字资料,曾孙、玄孙辈修谱,也懒得去收集。
   第四次大修没有记载,1997年的第五次大修更不会记载。
    20093月,在蛎坑村发现了一部旧族谱。它记载了林鸿年的祖源,印证了他回福清原籍祭祖的传说。
   这部族谱封面没有名字,里面虽有“东潘支谱”等文字,但主要内容却是记载“丽江(蛎坑古村名)支”、“东潘支”的“侯官衍派”,其他“东陈支”、“田墘(今赤礁)支”等记载较为简略,因此称它为蛎坑谱更准确简练。
   蛎坑谱、莲峰谱和《阙林家谱》等莆田谱一脉相承。
   据莆田《阙林家谱》载,阙下祖林攒曾孙惟肃生子四:谟明、汉明、知自、自古。谟明的六世孙林安禄迁福清。
   据蛎坑谱记载:宋宁宗嘉定年间,林安禄被选授为福清照略,从莆田义门迁居福清城关。林安禄和原配温氏先后逝世。继室魏氏不得不携“尚在襁褓”的幼子林金全投靠舅氏,迁居莲峰村。
   据莲峰谱载:林安禄的五世孙林足出赘东潘(平北上里三图一甲),生子二:万福、万寿。
   在蛎坑谱里,林足出赘的乡村,一般用“东潘”,有时也用“东藩”、“龙岗”、“江厝”等别名。如:在“诸公迁居便览”里,有“安禄公自义门迁连盘(莲峰古村名),今福清平南里”,“足公自连盘迁龙岗,今福清江厝村”,还有“福公墓在江厝下园中,寿公墓在福安堂左侧,相距数武”。
   据蛎坑谱载,林足的裔孙从东潘外迁到丽江、田墘、东陈、侯官等地。
    据莲峰谱载:“六一都蛎坑、江厝为三房之支派。”
   蛎坑谱用主要篇幅列出林氏世系图。从长林世系到晋安世系,从莲峰世系一至五世再到东潘世系各支派,重点是“丽江世系”和“侯官衍派”。
   从世系图可以看出,林足的二哥载参留在三房,生子三:保、妹、考。
   蛎坑谱的莲峰世系的第六世到第十三世,只列出三房载参长子林保一脉的世系图。因为和林双泉同时修谱的林万安是林保的裔孙。
   据世系图记载,林南山为林文典之子、东潘二世祖林万寿的裔孙,林鸿年为林南山、林双泉的裔孙。
   据蛎坑谱记载,林南山“值嘉靖癸丑岁(1553年),兄弟五人避倭乱,不知住址,惟公住福省城内,会振纪铺司道,今部院后是也”,“公葬文笔山”。
   据世系图载,林南山,子三:双泉、仰山、思泉。
   据蛎坑谱记载:“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双泉公修谱,序失”。这就说明,侯官衍派二世祖林双泉主持的第一次修谱和林安禄十世孙林万安主持的第三次大修谱同年进行。
   据蛎坑谱载,林足的赞语是:“世孙万安公赞曰:‘惟公连盘之裔,照略之孙……’”。
   据蛎坑谱载:“当时双泉公修谱疑与文典公兄弟一行”。因此,谱中两处出现“查连盘谱”,还出现“查大谱”、“载在大谱”等文字,这就说明,血缘只隔六世、年龄相差六岁的林双泉与林万安之间,有多么亲密的联系。
   据蛎坑谱载:“清雍正三年乙巳秋”,侯官衍派再次修谱,“南山公六世孙浙江会稽县丞长楠序”,“陕西凤县知县联登跋”。
   据世系图载,这两个人与林长仁、林召华都是堂兄弟。
  《 福清县志》认定他们都是福清人。
   据《福清县志·选举·乡举》载:“林联登,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榜,凤县知县,改上杭教谕”。“林长仁,乾隆六年辛酉榜”。“林苕华,介飞【解释(74)为林召华】,乾隆元年丙辰恩科蔡云从榜”。以上三人都中举。
   据《福清县志·选举·岁贡》载:“林长楠,丙辰副榜”。清乾隆版的《福州府志》载,林长楠由福清县学中贡生副榜。
   以上四人,除了林联登外,其他三人都载入民国版的《闽侯县志》。
   根据蛎坑谱的记载,截至清乾隆十二年,侯官衍派共有举人、贡生六人,其中四人载入《福清县志》,还有两人:承钦康熙壬午科举人林东来、雍正癸卯年科武举人林大谟,没有载入。但林大谟却被载入乾隆版的《福州府志》;由于他在福州府学中举,也没有被载入民国版的《闽侯县志》。
如果《福清县志》修于乾隆十二年以后,更多的林鸿年族人就会被载入县志;如果《福清县志》修于道光十六年以后,林鸿年也会被载入县志。福清又多了一位状元郎。
   从林南山的六世孙开始,林鸿年的族人就不断登上功名榜,其中有几个标志性的人物。
   一,林联登:第一个在福州府学中举,第一个被授为知县。
   二,林士煐:第一个进士。
   据《福州市志》载,林士煐,嘉庆十六年进士。据民国版的《闽侯县志》载,他历任(山西)蒲州府荣河县知县、户部主事。据“明清档案”载,他曾任湖北江陵县知县。
   林士煐中进士后,即嘉庆十九年,就在福清老家江厝村建了一座“林氏支祠”。
    198年前,江厝林氏只有几户人家(据《福清林氏大宗谱》统计,2007年达67户),但由于林士煐派人主持,区区的小家族居然建起了一座大祠堂。
  《福清林氏大宗谱》说,祠堂是林鸿年中状元后建的,这大谬也。须知:祠堂建了22年后,林鸿年才中状元。林鸿年是来到这个祠堂祭祖,而不是来兴建的。
   三,林鸿年:第一个状元,登上科举功名榜的顶峰。
   据世系图载:林士濂,子三:傅泉,清江,勿村(鸿年)。据民国版的《闽侯县志》载,林傅泉,道光元年恩科举人。
由于林鸿年是清朝福建的第一个状元,历任琼州知府,云南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正谊书院山长等要职。因此,在各方志中,就占有显赫的位置。
《福建省·人物志(上)》在“历代进士”、“历代一甲进士表”、“人物传”中三处记载林鸿年。《福州市志》第八册也在“文进士名表”、“文科巍科名表”、“人物传”中三处记载林鸿年。
  林鸿年中状元后,就回到福清莲峰、江厝祠堂祭祖,并题辞赠给接待他的江家百岁老人猪猪公,内容是:“江府著英贤公享寿一百零五龄

宜富当贵  


东潘入籍侯官县林鸿连敬赠。”

   江家把林的题辞载入江氏族谱。上世纪九十年代,猪猪公的后人又把状元的题辞镌刻在祖厅大门的门楣石上。
在这一题辞里,林鸿年再次确认自己原是福清人,后入籍侯官县。
   即使到了晚年,林鸿年仍对家乡福清念念不忘。据蛎坑谱载,他在担任正谊书院山长期间,曾请学生陈宝琛为东潘支祠撰写了一幅祠堂联,并祝愿“杏花开遍状元家”。题辞的落款是:“翰林院编修   陈宝琛   拜题”。据查,陈担任翰林院编修的时间是同治七年至十二年,即1868年到1873年。
   据民国版的《闽侯县志》载,林鸿年,“子四:晸,最少,传在《文苑》。”
   据《侯官县乡土志》和《台北市志》载,“林晸,榜名如玉,字希村”,“光绪五年举人”,曾任台北登瀛书院山长,并“应巡抚刘铭传之邀佐幕府”。光绪“十三年,补浙江常山县令”。
   据蛎坑谱载,林鸿年族人从担任训导、教谕到封疆大吏,达20多人,其中有六县知县、两州知府、两任监察御史、四任书院山长等,各方志都有案可稽;还有承钦举人,诰赠监察御史、朝议大夫,驰封监察御史等官职,各方志却无从查考。
   在清代,林家世代簪缨,历任朝廷要职;但却出了一个反清“大将军”。
   四、林文:反清“大将军”。
   据《福建省志·人物志(上)》和《福州市志》第八册载,林文,初名时塽,字广尘,号南散,系林鸿年之孙。1905年,林文东渡日本,与林觉民、林尹民三人,被称为“三林”。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委其任福建分会会长、《民报经理》。林文深为孙中山器重,被称为“林大将军”。他两次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牺牲后,被葬于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福建十杰之首”。
   综上所述,林鸿年及其族人,既是侯官人,又是福清人。
发表于 2012-5-14 16: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4: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清《莲峰林氏总谱》是这样记载林足的:“足公,出赘别籍--磁窑东潘,配潘氏,生子二:万福、万寿。万福迁龙岗,今福清江厝村;万寿入赘东潘潘氏,为上门招婿,遂居磁窑。奉县撤图,入籍东潘。东潘一门子孙皆其裔也,另有谱记。”
   磁窑,古地名;今三山镇海瑶村。磁窑东潘相当于现在的磁窑村东潘自然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5-2 09:13 , Processed in 0.054213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