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6414|回复: 31

九牧林蕴詩三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6 1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登第后归梨嶺有怀

曾向岭头题姓字,

不穿杨叶不言归。
而今各折一枝桂。
同向岭头联影飞。
(注释)此詩是林蕴。林荐皆高中后,表达兄弟共庆喜悦之情。
(二)
答颜太守

物力孤穷甚,

无由蔽草庐。
苞疴明盛世,
丐食兵荒余。
马革藏身拙,
鸱夷报主疏。
勉哉吾二子,
太岁易消除。
(注释)这首峇赠诗表现诗人对國亊的优虑
(三)
过秦松嶺

散发長林下,
松风入太清。
空山容暮色,
落叶起秋声。
世险江天窄,
云深草木平。
从兹归故土,
勿作失群鸣。
(注释)此诗表现诗人归隐的愿望,也从侧面反映了國势衰微的现实。
发表于 2009-5-26 20: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果然有文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21: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牧林蕴詩三首
(一)
登第后归梨嶺有怀

曾向岭头题姓字,
不穿杨叶不言归。
而今各折一枝桂。
同向岭头联影飞。
(注释)此詩是林蕴。林荐皆高中后,表达兄弟共庆喜悦


楼主厉害,我观阅近百本书料,皆话林藻公作品,无想楼主一下子就帮上千年历史上改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23: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忠辉 于 2009-5-27 00:48 编辑

<<林邵州集》也是仅录第二、第三首。
闽南唐雅-(明)费道用辑 中指为林藻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0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忠辉 于 2009-5-27 00:39 编辑

浦城折桂岭http://www.pcxcb.com/WHGJ/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6作者:佚名  
折桂岭题名

     折桂岭在浦城县南浦镇北32.5公里,盘亭乡庙湾村南面。因山产梨,也称梨岭。又岭有五显庙,沿称五显岭。
     折桂岭为福建出入中原的要道,旧关楼南面书“全闽锁钥”,北面书“越闽砥柱”。折桂岭之名源于唐。唐贞元(785年-804年)初,林藻与其弟林蕴联袂进京赶考,在岭头题下姓名,并立下科场必胜的誓愿。皇天不负苦心人,经他们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林蕴于贞元四年明经及第,林藻也于贞元七年登进士。其后,兄弟二人相携衣锦还乡,进入闽境路过此岭,喜气洋洋在赶考进题名处题七律一首:“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折桂者,科举及第之喻也。因此,这岭就称为折桂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0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蕴(一)詩是林蕴还是林藻所作,我无从说,我只是从资料转录,资料的注释是林藴,林荐高中后表迏兄弟共庆喜悦之情,而林蕴,林荐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林蕴和林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前者的可能性应该大一些,这是从親情上说,但要考证则要从实,按忠輝先生5#帖说的情况,应该考证此诗是作于林藻贞元七年后还是林荐高中后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我无此资料,忠輝先生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0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问一下资料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11: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几天我得把家谱上的诗词也好好整理一下发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13: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题后归梨岭有怀
……唐贞元摄岁,清源郡贤能之书,予仲伯三人预焉。时跻北岭,列名巨石。誓曰:彼鹄彼鹄,睥睨在目,坚取乃速,矢鹄祇夺。福二三子无替。一之年,季弟蕴以明经中;二之年,次弟荐亦己明经中;三之年,余以词赋擢进士第。兄弟旋轸归庆,心悦志倦,虽有策马肩舆之艰,拖舟悬渡之阻,易如也。及税驾危桥,开怀放情,曩之出也,相戒而坚志固取;逮今之入也,相劝以适愿固惬。抱伊昔题桥,我今誓岭,获乃同,揆夫何惭哉!聊以书于矩章。诗云: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注:
《八闽通志》中诗文曰:
长记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于今折得两枝桂,同向岭头联影飞。
梨岭,今一名折桂岭,一名桂枝岭,一名泗洲岭,在建宁府浦城县。
另,后人补云“吾家进士破闽荒,蕴藻联名起盛唐,梨岭一时题姓字,莆阳千载著辉光”未知何人笔。又一云四绝: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于今各折一枝桂,同向岭头联影飞。
龙头旧榜香犹在,燕子新居梦不迷,归坐片帆澄渚浦,清风明月马洋溪。
翠竹亭亭本自真,天机人巧两凝神,谁能貌得中虚相,散作清阴彻火轮。
嫦娥月里许多年,人到中秋酷赏圆,但愿长圆无缺处,世间弃得买圆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1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折桂岭
地在福建建宁府浦县,又名泗洲。唐林藻与弟蕴登第过此,题诗有:“而今折得两枝桂,又向岭头联影归”之语。---明《建宁府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7 13: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梨岭登云记  林喦
侍御藻公登第后,归度梨岭,赋诗,有序云,唐贞元摄提岁,清源郡登贤能之书,余伯仲四人与焉。时跻北岭列名巨石誓曰:彼鹄彼鹄,睥睨在目,坚取乃速,失鹄只夺福,二三子无替。一之年季弟蕴以明经中,二之年,伯兄苇以明经荐,次弟荐以明经中,三之年,余以词赋擢进士。後昆弟旋轸归庆,心悦忘险,虽有策马肩舆之艰,拖舟悬渡之险,易如也。及税驾危峤,开怀放怀。曩日之出也,相戒而坚志因取达。今之入也,相劝以适愿固惬抱。伊昔题桥,我今誓岭,获乃同揆,夫何惭哉。聊以书形於短章,诗曰:兄弟九人来应举,不穿杨柳不言归,如今各折一枝桂,还向关边认石矶。
喦谨按:吾家九牧公,为入闽破天荒进士,昔谓莆举进士,为欧阳詹始,于今证之吾九牧公始,今郡庠乡贤,绘蕴公忠,攒公孝,藻公文。宋时三尚书,我朝崇璧为状元,恒简为探花,其余达官显宦,不可胜记,皆梨岭之所倡云。时徵予书此,勒诸祠壁,期待子孙之意盛矣。
      大明正统辛西岁五月  世孙程乡教谕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8: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出处:
登第后歸梨嶺有懐
  (唐)林蕴
唐贞元摄提岁,清源郡登贤能之书,予佰仲三人预焉。時跻北岭,列名巨石。誓曰:彼鹄彼鹄,睥睨在目,坚取乃速,矢鵠袛夺。褔二三子无替。一之年,季弟蕴以明经中;二之年,次弟荐亦以明经中;三之年,予以词赋擢进士第。兄弟旋轸归庆,心悦忘险,虽有策马肩舆之艰,拖舟悬渡之阴,昜如已。及税驾危峤,开怀放情。曩曰之出也,相戒而坚志固取;逮今之入也,相劝以适愿固愜。抱伊昔题桥,我今誓岭,获乃同,揆夫何惭哉!聊以诗形于短章。诗云:
曾向岭头题姓字,
不穿杨叶不言归。
而今各折一枝桂,
同向岭头联影飞。
资料出处明确是蕴.荐以明经中,不是藻.蕴以明经中,是蕴.荐予以词赋擢进士第.兄弟旋轸归庆,林蕴聊以诗庆贺自己两兄弟高中的可能性比林藻作诗庆贺另外两个兄弟高中的可能性要大,当然,不能以可能性來判断,我还是那句话,考证要从实,诗的写作時间,藻.蕴.荐的高中時间考证清楚后才能比较.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17: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出处
登第后歸梨嶺有懐
  (唐)林蕴
唐贞元摄提岁,清源郡登贤能之书,予佰仲三人预焉。時跻北岭,列名巨石。誓曰:彼鹄彼鹄,睥睨在目,坚取乃速,矢鵠袛夺。褔二三子无替。一之年,季弟蕴以明经中;二之 ...
3116631 发表于 2009-5-28 08:30


如此一说,我一句“哈哈大笑一声,回首仰望大江横”也是有出处的。
抱歉,开玩笑的。
如君所说:资料出处,作者该是“(唐)林蕴”,那序文中的“季弟蕴”,又是啥意思?
另蕴公从来没有“以词赋擢进士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2: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3#帖“作者该是(唐)林蕴”;11#帖“梨岭登云记” 林嵒;10#“析桂岭” 建宁府志;9#帖“詩文”八闽通志;5#帖“浦城析桂岭” 佚名等,都是后人按自己的理解编辑的,我不会把他作为依据,但诗及引出該诗的“该文”, 只要是真实的或还不能否定的,就可以作为依倨,尽管诗和該文有些还不好理解,像你说的“季弟蕴”, 还有“次弟荐” 都不符合他们的兄弟排序,我查了林荐的及第比林蕴的及弟晚了八年,可是該文是说一之年,蕴以明经中,二之年,次弟荐亦以明经中,这就不符合,可是我们不能钻这牛角尖,毛主席在回答别人对他诗的疑问時就说:这是写诗啊?另外,蕴公从來没有“以词赋擢进士第”,这句话是原文说的,不是我说,沒作考证还不能作“没有” 的结论。該文及該文引出的四句七言诗,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好理解,但該文及诗的整体意思是清楚的,诗中的各析一枝桂就是指林蕴和林荐,該文中“一之年,季弟蕴以明经中,二之年,次弟荐亦以明经中”, 林藻提都没提到,各析一枝桂怎么会是林藻和林蕴呢?只要不能否定该文和该文引出的诗,那就可以作为资料引用,也可以作为依据,在没能考证出該诗的写作年代,或没能考证出該诗是谁人所写時,这资料比其他资料更有说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5: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唐雅-(明)费道用辑 中指为林藻著。四库全书中的全唐诗也采用此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5: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出处:
登第后歸梨嶺有懐
  (唐)林蕴
唐贞元摄提岁,清源郡登贤能之书,予佰仲三人预焉。時跻北岭,列名巨石。誓曰:彼鹄彼鹄,睥睨在目,坚取乃速,矢鵠袛夺。褔二三子无替。一之年,季弟蕴以明经中;二之 ...
3116631 发表于 2009-5-28 08:30

问的是说该诗为林藴所写的资料出处,什么书里是这么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16: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藴于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登明经第。七年(公元791年)林藻中进士。四房林荐,字擢升,唐贞元十二年(796年),登陆赘榜进士。三房林著,字友直,唐贞元六年(790年)明经及第。
林万宠之次子林披由北螺村(今西天尾镇林峰村)迁居乌石(今西天尾镇龙山乌石)自然村,娶郑氏,生苇、藻、著、荐、晔五子;续娶陈氏,生蕴、蒙、迈三子;又娶朱氏,生一子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7: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为林蕴所写的资料出处我也不清楚,是一个呌林成彬的人编辑的,他没有说,我认为你问这个沒意义,我14#帖就说了,包括你15#帖闽南唐雅(明)费道用辑,都是后人编辑的,我不会把他作为依据,也不会用他來判断,我只重视原文,原诗夲身,只要原文原诗是真实存在的,他夲身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我就信,这信当然是目前资料比较而言,若有考证出來是错了,我就会接受,就会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21: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忠辉 于 2009-5-29 21:48 编辑

林成彬是那朝人?
是这位?林成彬1954年生于福建省仙游县游洋镇,大专学历,供职于莆田市艺术馆,1992年起至今任副研究馆员。已出版发表《妈祖的传说》、《九鲤湖的故事》、《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福建卷》等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9 2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起的子孙太多,也就变成白仁之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5-4 03:42 , Processed in 0.060136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