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论坛(Lin.bigan.cn)

 找回密码
 注册林氏论坛会员
查看: 1751|回复: 0

林纾在福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18: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纾在福州
  

□ 萧忠生
  
  林纾字琴南,又字徽,号畏庐,别号冷红生,清咸丰二年(1852年)九月二十七日生于闽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他的一生迁居多次,光绪八年(1882年),林纾由横山迁居琼河,后又迁至台江苍霞洲,建房五间居住。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初,林纾又由苍霞洲旧居迁往新居(据说新居在当年福州下杭街金皇巷)。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离开福州,往杭州、北京等地。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古文家。本文介绍他在福州的事迹。
  
刻苦读书
  
  林纾家穷,学习极勤奋。他五岁就开始读书了。据说,有一天,林纾随外祖母上街,恰巧从一家私塾门前经过,屋内琅琅的读书声吸引着幼小的林纾。他撇开外祖母情不自禁地溜到窗前,一字一句跟着念,反复几遍居然记下来了。此后,林纾常常悄悄地站在书塾的窗外偷听。有一次天下大雨他还不知道。塾师出来看见了他,得知他家贫不能读书的苦况。这种嗜学精神感动了塾师,他破例允许林纾免费旁听。林纾九岁入村塾。十岁时,为了多看些书,除了用家里所给的饼饵之钱买书之外,还设法找书读。有一次翻箱子,见到叔父静庵收藏的《毛诗》、《尚书》、《左传》、《史记》等,就读起来,他尤其喜欢读《史记》。十一岁,林纾开始随薛则柯学习欧阳修古文和杜甫诗,薛则柯对林纾说:“熟此,可增广胸次。”他把每月零用钱节省下来,入城向旧书摊购买零本《汉书》及诸子史书籍,母舅见他好学,还送他一部《康熙字典》。林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十三、四岁,又向朱韦如学习制举文。十五岁时,林纾“积破书三橱,读之都尽。”十八岁,林纾与同县的刘琼姿结婚。岳父刘友棻,常用传统的程朱理学教诲他,让他读《呻吟语》、《五种遗师》,并给他讲道学源流,及立身安命之道。林纾读书非常勤奋,每夜坐在母亲和姐姐刺绣的灯前,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就寝。同治九年(1870年),林纾十九岁,开始学写诗,并渐渐有了文名,与林崧祁和另一林某,被人称为福州“三狂生”。次年,林纾在刘友棻的帮助下,又从陈蓉圃读书。自十三岁至二十岁,校阅残烂古书不下两千卷。
   同治十三年(1874年),林纾一方面跟陈文台学翎毛用墨法画山水,得到陈文台的称赞。光绪五年(1879年),林纾以文名受到福建督学陈诒经的赏识,入县学读书。光绪八年(1882年)秋,林纾中举人。同年,林纾认识了李宗言、李宗祎兄弟二人。李氏兄弟藏书很多,林纾一一借阅,总计不下三、四万卷。从此,林纾文笔恣肆,每日能做七、八千言。光绪十一年(1885年),林纾跟谢章铤学习和研究汉宋两代的儒学经典。光绪十七年(1891年),林纾广泛地阅读了中国古籍,对于唐宋小说,几乎无不涉猎。掌握了多方面知识,为以后创作诗歌、小说、绘画、翻译外国小说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视办学
  
  光绪十四年(1888年),林纾在福州龙潭精舍教书,每日还与徐祖莆讲论程朱理学。光绪十八年(1892年)秋,他在龙潭精舍后园筑浩然堂,以供奉孟子。“浩然堂”系林纾弟子曹于南取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意而命名。光绪十九年(1893年)春,浩然堂建成,林纾弟子刘永祺在浩然堂右侧又为林纾建一房,林纾命名畏庐,并作《畏庐记》一文。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林纾由苍霞洲旧居迁往新居(有人说新居在当年福州下皇街金皇巷)。随后,林纾同闽县人孙葆晋,永泰人力钧把旧居建成“苍霞精舍”,自为汉文总教习,讲授《毛诗》、《史记》,五天上一次课。同年,林纾还给本县两名富豪写信,请他们出资兴办中学堂。这两个富豪终究不肯出钱,中学堂也未办成。
  
同情、帮助穷苦人
  
  林纾的家庭穷苦,然而,生活却也给予林纾许多教益,它使林纾较早地体验到人世的艰辛和穷苦的况味。因此,他见到别人的贫苦和困难,便滋长出一种真挚的同情和救助之心。同治元年(1862年),他见到老塾师薛则柯家里穷困,就拿自己家里米送给薛则柯,光绪十三年(1887年),林纾好友王灼三病卒。其妻因家贫关门自缢。林纾破窗将其救出,筹措了“四百金”供其渡日。又把王灼三的儿子王元龙领到自己家里,一直抚养到他娶妻成家,前后共十二年之久。王灼三女儿出嫁,又是林纾全力资助。王灼三死后数年,林纾另一好友林述庵亦死,林纾又将述庵之子林阿状领到家中,抚养成人。林纾这种助人的事很多,正如他在七十自寿写的诗注中所说:“四十年来,连为亲友鞠孤儿十八”,“十年来屡得乞米之帖,余皆应,以四十年计,余所靡者已万金矣”。
  
写作和译文
  
  林纾善于写文章和译文。在写作方面。光绪八年(1882年),他与李宗言、李宗祎、陈衍、高凤岐、周长庚等十九人,组成福州支社(诗社)。诗社每月活动数次,专赋七律互相唱和。次年,林纾作诗百余首,多为伤时感乱之作。光绪十七年(1891年),《福州支社诗拾》刊印,林纾为此书撰写序文。序文称:“纾幼时学为短章,多萧寥悲凉之音。”至参加诗社唱和时,“声呜益悲。”光绪十八年(1892年)春,林纾赴北京参加礼部试,不第而归。途中过杭州,游西湖六日,目睹南宋遗迹,联想国家的积弱不振,林纾作诗二十多首,自谓“多悲凉怆楚之音”,“余盖有感于宋氏而发也。”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林纾已写有古文数十篇。林纾作古文,要求很严,“日汲汲焉索其疵缪,时时若就焚者。”张僖遂派人将林纾文稿装书成帙,并写了序言:“畏庐文字,强半爱国思亲之作也……。”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林纾撰《梅花诗境记》。提出自己对诗的见解:“诗之道,以自然为工,以感人为能”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林纾出版了第一部著作《闽中新乐府》,内收三十二首仿乐府体诗。内容分为讥议时政,倡导改良。在译文方面。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夏,林纾新丧偶,牢愁寡欢。在家人的劝慰下,到马尾访友散心。时任福州船政局工程处道员的魏瀚是林纾的挚友,经他介绍,时任船政学堂法文教习的王寿昌邀请林纾合作翻译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遗事》一书。林纾不懂外语,他们的翻译方式别具一格,由王寿昌手捧法文原著,逐字逐句的口述小说内容,林纾则用精美的文笔加以润色译出。经几个月的辛勤工作,译作整理成篇,题名为《巴黎茶花女遗事》,自署冷红生笔名,王寿昌则署为晓斋主人,由魏瀚出资,请福州吴玉田刊刻。林纾以这种独特方式走上翻译道路,此书翻译出版后,引起很多人的兴趣。陈衍作《林纾传》中曾这样形容:“《巴黎茶花女》小说行世,中国人见所未见,不胫走万本。”后来又有人誉之为“外国的《红楼梦》。”它出版两年时间,就有三、四个版本迭次出现,可见《巴黎茶花女遗事》影响之大。
  
反帝救国
  
  林纾热爱祖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光绪十年(1884年)七月,法军入犯闽海,击沉中国军舰十多艘,死伤官兵七百余人。林纾闻讯,悲愤不已,在大街上与好友林崧祁相抱而哭。同年十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到福州督办军务。林纾与好友周长庚(辛仲)曾在马前拦住左宗棠,上状陈诉马江败迹。同时,林纾作诗百余首,皆伤时感乱之作。光绪二十年(1894年)秋,日本侵略朝鲜,在牙山口外击沉清廷船只,因而爆发中日战争,史称“甲午之战”,消息传入福建,林纾“感愤郁勃,无可自适”。“甲午之战”清朝惨败,李鸿章被迫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林纾即与陈衍、高凤岐、卓孝复等人“叩阙上书,抗争日本占我辽阳、台湾、澎湖诸岛事”。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月二十日,德国借口曹州教案,派兵舰强占胶州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闰三月,林纾与高凤岐、伯茀等到御史台上书,激烈抗议德国帝国主义占领我国胶州湾,力陈筹饷、练兵、外交、内治四策,支持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总之,林纾在福州时间长达40余年,他的少年、青年、壮年时期主要是在福州度过。这时期,他刻苦读书、热爱劳动、重视办教育和绘画、同情和关心贫苦人、撰写文章和译文、反帝救国等。这些事迹仅是他一生事迹的一部分,是他爱国爱民思想的具体表现,也为他后来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绩打下基础。他在福州的表现值得后人纪念和赞扬。
  
(作者单位:福州市社科院)

本版积分规则

林氏论坛全站停止发布内容。请加微信:biganlinshi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林氏宗亲网 ( 闽ICP备06002993号 ) - 大田茶叶网 - 大红袍 武夷山茶叶网 - 大红袍

GMT+8, 2024-5-20 00:22 , Processed in 0.06343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